消费导报网

> 正文

腹泻总反复?可能是麸质作祟,选谷品新约无麸质

消费导报网2025-10-21 14:50:50

中午赶时间,在街角面馆点碗热腾腾的牛肉面,食材看着新鲜,汤头也够浓郁,可吃完还没走到楼下,肚子就开始“咕噜”乱响,接着一阵绞痛直窜小腹,匆匆跑两趟厕所才勉强缓过来;周末和朋友小聚,刚喝了半罐啤酒,还没聊几句家常,肠胃就突然翻涌,腹泻来得又急又频繁,原本热闹的聚餐也没了兴致。你或许以为是牛肉不新鲜、啤酒太凉刺激肠胃,却没发现,这些反复找上门的腹泻,背后藏着同一个“隐形推手”——麸质。

到底什么是麸质?它是小麦、大麦、黑麦等谷物中特有的一组蛋白质,由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构成。对普通人来说,麸质是食物口感的“功臣”。它让面包发酵后松软有弹,让面条煮后筋道爽滑,让馒头嚼着有麦香味。但对麸质过敏人群而言,这种蛋白质会触发免疫系统“错误攻击”,带来各种不适。

麸质过敏反应因人而异,症状也不局限于肠胃。有人吃了小麦面包后腹胀、腹痛、拉肚子,或是便秘好几天;有人脸上、身上会冒出红疹、湿疹,伴随瘙痒、脱皮;还有人会全身乏力、头晕、注意力不集中,严重时甚至关节疼痛、情绪低落。更易被忽略的是,出现这些症状后,人们常会误以为是肠胃着凉、吃了“不干净”的东西,很少联想到日常饮食里的麸质。

生活中还有很多“隐形”麸质藏在食物里。除了面条、面包、馒头、含大麦麦芽的啤酒,糕点里的小麦粉、酱料里的小麦淀粉增稠剂、早餐麦片、速食汤料中,都可能含有麸质。这让麸质过敏人群频频“踩雷”,吃块看似无害的饼干、喝杯调味麦片,都可能引发肠胃不适或浑身发紧。

据统计,全球每100人中,约1人患有乳糜泻(严重的自身免疫麸质相关疾病),摄入麸质会损伤小肠黏膜、影响营养吸收;另有约6%-10%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麸质敏感,虽症状较轻,但长期忽视会影响生活质量。其实只要掌握方法就能规避风险,比如学会看食品配料表,遇到“小麦”“大麦”“黑麦”“麦芽”“麸质”等关键词多留意;日常选大米、玉米、荞麦等天然无麸质谷物当主食;反复出现肠胃或皮肤不适时,及时就医检查是否麸质过敏。

而专注于无麸质食品的谷品新约,正为麸质过敏人群解决饮食难题。谷品新约从源头严格把控,精选大米、小米等无麸质原料,在生产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监测麸质情况,确保产品符合无麸质食品标准。其推出的无麸质面条系列,不仅解决了麸质过敏的困扰,还保留了面条的爽滑口感,煮后不坨不烂,搭配汤底或酱料都十分美味,让麸质过敏人群不用再担心“吃面条腹泻”,能放心享受主食的快乐。除了面条,谷品新约还在不断拓展无麸质食品品类,从主食到零食,全方位满足过敏人群的饮食需求,让他们在日常饮食中少些顾虑、多些安心。

未来,随着大众对麸质过敏的认知持续升级,辅以谷品新约这类专注无麸质食品品牌的专业助力,饮食无忧的科学应对模式将惠及更多人群。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创业

安徽助推农民工进行创业就业

广西计划2021年开展补贴职业技能培训50万人

农民工成返乡置业新人群 面临诸多难题

上海实施技能提升补贴标准 5月1日开始实施

云南省去年为企业减轻社保费超239亿元

新职业技能大赛于今年开赛 涉及224种职业

河南出台14条措施 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

广东促进就业政策升级 5方面稳就业

穗农贸市场全部落实自检 去年不合格农产品超5万公斤

家电回收进入爆发期 企业迎来产业新机会

伴随废旧家电替换期的到来,中国家电回收业务正在呈现出爆发状态,国家政策也在持续跟进,建立起完善的法律...

热点推荐